最近和Vicky參加了學校心輔室的現金流工作坊,玩了知名的富爸爸現金流遊戲,課後有些感想,趁有空將之紀錄。

文章很長,且觀念不一定正確,個人才疏學淺,若有觀念錯誤或需要補充之處,望各位先進不吝指正。

 

現金流遊戲是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作者羅伯特‧清崎為了推廣書中觀念所開發的桌遊。這個遊戲教導大家非常重要的財務知識,但並不能輕鬆地套用到現實生活中。

在富爸爸這本書中,不停強調一個重要的觀念,就是財務自由的概念。

 

財務自由,是在「非工資收入」>「總支出」時達成的。

遊戲內容便是以這個概念為核心設計。

現金流遊戲有點像大富翁,但分為內圈與外圈,玩家將扮演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所苦的老鼠們,各有不同的職業和生活負擔,在內圈奔跑。當有一天努力地使非工資收入大於總支出時,便可以跳到外圈,成為富人,享受財務自由並完成自己的夢想。

 

內圈包括了發薪、生兒育女、額外支出、投資、失業等生活中會發生的大小事。

外圈則包括遊戲初始時選擇的夢想、各種能提升現金流的企業投資。

 

每個玩家還會拿到一張屬於自己的資產負債表,用以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。

左上方的「損益表」是指每個月收入與支出的情形。下方的「資產負債表」則明列了玩家名下所有的資產(Asset)與負債(Liability)

 

資產,就是能將錢拿進口袋的東西。

負債,就是會讓錢流出口袋的東西。

 

內圈中,會發生各種事件,如股票崩盤、房地產大漲、基金熱賣等情形,讓玩家選擇是否參與這些事件,玩家必須審慎評估每次的投資機會,以創造正向的現金流,提升非工資收入提早達到財富自由。

 

玩家的首要目標,就是盡量購買能產生正向現金流的資產,透過利息、股利、房地產、企業現金流的收入,使自己的非工資收入不停提升,當有一天,這些收入足以應付所有生活開銷時,就可以不必為了錢而工作,進而達到財富自由。

 

重點來了!取得非工資收入的方法,遊戲中有四種提升非工資收入的方式:

  1. 利息:購買基金所衍生的利息
  2. 股利:購買股票所衍生的利息
  3. 房地產:購買房地產所獲得的租金收入
  4. 企業現金流:投資一家企業所獲得的回報

 

若將這些事情移到現實世界中,要怎麼做?

以我較熟悉的股票為例,遊戲中設計的事件卡,會告訴你某家公司前景看好,股價上漲。這家股票的股價區間約落在5~40元之間,那麼只要知道買低賣高,就可以在5元、10元買入,等到40元再賣出了。增加收入真容易!

 

現實世界並不是這樣。

首先,遊戲假設你是對股票相當有研究的投資家,能夠知道這家公司的股價合理範圍是5~40(不管是用本益比、股價淨值比還是其他指標)。但現實生活中,你真的能精準地預測一家公司的股價區間嗎?我想,投入足夠的時間研究或許做得到。那對於一個忙於工作,連休息都是奢求的人來說呢?他有時間研究股票嗎?

 

房地產的事件卡也是一樣,它已經告訴你,買入這個物件需要多少貸款、會產生多少租金,最後的淨現金流是多少,甚至連房屋可能的出售價格區間都告訴你了。

現實事件中,若你不是房仲業的一員,也不是房地產投資專家。碰到一個物件,怎麼會知道你買到的是不是黃金地段?若房市不景氣,你敢買嗎?知道何時會復甦嗎?把買來的房子出租,租戶的素質如何?你能保證每個月都能令這間房子成為你的資產,為你帶來現金流嗎?

 

答案很明顯。

 

因此,這個遊戲只是告訴你,要達成財富自由應該要有哪些觀念。不能把遊戲中的所有事件原封不動地搬到現實生活中。

因為你有其他工作,不是股神、不是房地產達人、不諳基金操作、也不一定有勇氣將自己的資金投入一個新創立的公司,期許它能夠成長,為你帶來豐厚的收入。

 

能夠知道「非工資收入」>「總收入」是達成財務自由的必要條件,是很重要的事情。能告了解「資產」與「負債」的意義,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。

 

但是,要增加非工資收入,並沒有像遊戲中那麼簡單。這件事,也是我們在學習財務管理時必須要學的。

 

另外,這個遊戲隱藏了一個非常恐怖的置入性行銷。

我把所有遊戲卡翻出來看,沒有任何股票或基金會給你利息,也就是說買入這類資產完全無法增加自由現金流,你只能賺價差。價差是一次性收入,並不會帶給你穩定現金流。

但房地產和創業就不一樣了。房地產與創業這兩種卡片,一旦購入適當標的,創造出的現金流都高得嚇死人。

 

羅伯特‧清崎又說,他希望能把這個遊戲推廣到兒童間,讓小孩子從小就養成正確的財務觀。

對於尚未建立自我思考能力的孩童來說,這樣的遊戲會帶給他們什麼想法?

「想賺大錢,想早退休,就要買房地產和創投。」

 

很不幸地,羅伯特本人,也是透過這兩種方法致富。他成立財務教育公司,也有在做類似業務。

我曾經聽過富爸爸團隊成員來台灣的演講,講者簡述了書中的基本概念後,便開始說自己是如何靠投資房地產致富,從小巷的破爛院子換住湖邊的豪華別墅的故事。演講的最後,再告訴大家,他們有提供海外房地產投資的服務,只要付出顧問費,便可以替你處理各項房地產投資問題。

 

簡單來說,就是賣課程。

 

若許多非土地、房屋專業的人,吸收富爸爸的致富邏輯,不思正業,只想靠買房地產賺大錢。結果?用膝蓋想也知道會怎樣。

 

羅伯特的房地產投顧公司生意昌隆,身為客戶的讀者或信徒,卻不一定能夠達成個人的財務目標。海外投資這麼好康,為什麼他們不藏起來自己做,要報給你?

 

羅伯特將社會上的人分成四種,分別是:

E – Employee,受雇員工,以時間與勞務換取金錢,以人賺錢

S – Self employed,自由業者,以獲利為導向的職業,以人賺錢

B – Business owner,企業主,以組織、策略與管理能力運行一間公司,以人賺錢

I – Investor,投資者,利用金錢與財務知識再創造金錢收入者,以錢賺錢

 

而成功的財務管理者,會經由ESBI四步驟,完成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。

依我看來,這有點像種姓制度,他擅自將人分類成這四種,並讓大家認為,BI是社會上的佼佼者,是大家的努力方向。

 

社會上,有可能所有人都變成I嗎?

股市、債市、房市、原物料市場等等的運作,都是由ESB類型的人創造出來的,若沒有ESBI就不會有舞台。若沒有ES,也不會有B

 

依據自己的興趣與喜好,選擇合適的工作,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,在社會上取得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。並使用空閒的時間,學習有效的提升非工資收入的方法,才是最重要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Vic & Vi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