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年在泰源的日子,我們最主要的工作,是協助部落農事。
在2013至2014年間,聖母醫院推動了「恩典之米」計畫。部落有許多閒置的土地。老人家們沒有足夠的體力耕作,部落也存在著勞動力不足的問題。於是,醫院和在地耆老合作,長者出地,醫院出人。在合計7甲的土地中,5甲種米,2甲種菜。這項計畫不但提供了泰源本地與海濱成功鎮小馬地區的送餐需求,多餘的農作還可以外銷,為活力站提供經費。
當然,這些農作物全部都是有機耕作,健康營養。
(↓聖母醫院恩典之米計劃海報,左邊是第一年中提供我們住宿的Ina,右邊則是Wakang大哥的媽媽)
插秧那天早晨,我們4點就被Wakang和傑鴻兩位大哥從被窩中挖起來,迷迷糊糊地上了車,在黑暗的台9線公路上奔馳,太陽慢慢從海平面探出頭來,微亮的天光,和微醒的人們,一起到達台東市郊,我們要從這裡把秧苗扛回去。
(↓大地方醒,我們來到秧苗供應處)
(↓稻葉上仍然有尚未落地的露珠,稻苗好像跟人一樣才剛起床)
(↓Wakang、傑鴻與我們12位同學,共十四個漢子蹲在地上,將秧苗一捲捲捆起再放上車)
(↓終於將秧苗裝載完畢,這時天也全亮了)
很不幸地,這天和其他日子一樣是炎熱的酷暑,當太陽完全甦醒後,氣溫直直上飆。我們跨上腳踏車,在Wakang與傑鴻的帶領下,穿越泰源幽谷中的小路與溪谷,來到插秧地。這是泰源頭目的土地,頭目留了三分地,給我們十二個醫學院小菜鳥「大顯身手」。
(↓我們騎著單車穿越美麗的樹林與小溪流,前往今日的工作地點) 圖片截自LiMA新聞世界第34集
(↓頂著烈陽,我們赤腳踏上田埂,手拿秧苗,下田開始插秧)
(↓Wakang大哥簡單且熟練的示範) 圖片截取自LiMA新聞世界第34集
其實,一群沒插過秧的小朋友,能不把秧弄死就該偷笑了。
插秧時,必須在每株秧苗之間留下足夠寬的間距,因為小秧苗會長大,若留的間距不足,俟秧苗成長後,便會因為互相搶土壤的養分而發育不好。
Wakang大哥手腳快速,插的秧苗,整整齊齊。國醫學生小心翼翼,插的秧苗,歪七扭八。
(↓大導演岳勳的取秧特寫)
(↓認真插秧的儒謙)
(↓同學們謙虛地向土地彎下腰來,用雙手與大地對話)
(↓LiMA新聞世界今日恰好來採訪聖母醫院的泰源健康活力站,因此有攝影大哥拍攝我們插秧的特寫)
(↓偶爾還是得站起來,舒緩一下長期緊繃的豎脊肌)
(↓Ina在一旁檢查我們的插秧情形,是否有秧苗歪掉、太靠近或地基不夠)
(↓她就是Wakang大哥的媽媽,陽光下笑得相當開懷)
赤腳踩在田中,腳底板直接接觸碎樹枝、小石與炎熱的泥地,這樣的工作我第一次體驗,和第一年修整天主堂相比,協助農忙更貼近部落人的生活。徒手插秧十分累人,要不是有Wakang與傑鴻,和插秧機的輔助,想要完整利用這些土地其實很不容易。
說到耕耘機,隔壁田就有一台,這項偉大的發明大大減少了插秧所需的人力。
(↓隔壁棚的耕耘機,能以相當快的速度整齊地將秧插好)
有沒有一種被機器霸凌的感覺?XD
每個人從稻田中起來都是滿腳泥濘,看起來雖髒,但泥巴有防曬的效果,短袖短褲沒有遮蔽的地方,只要塗上厚厚的一層泥,就不用怕曬傷了!
(↓忙裡偷閒,喝口水)
(↓穿了泥鞋的腳部特寫)
(↓經過田中的洗禮,小腿和膝蓋有明顯的色差)
午餐與午休,都在田附近的工寮解決。一整天下來,我們好不容易插完三分地,快累癱了。這只是插秧,我們還沒有參與前面的翻土、整地作業。《憫農詩》句中所述「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」的情景,今天算是完整體驗到了。有了這樣的經驗,才知道「誰知盤中飧,粒粒皆辛苦」的含意。
一天的工作結束後,院長與主秘帶了水果和椰子汁來慰勞大家,晚上,頭目擺了兩大桌佳餚,每人啜一口紅酒,聊一句農事,歡笑聲中,整天的疲倦和痠痛都不見了。
(↓這天工作結束後,大家在頭目家前的院子聚會)
(↓插秧完成後,聖母醫院院長、Wakang、Ina與同學合影)
古人日出而作,在田裡忙到日落,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辛苦而單純的生活,農人純樸且樂天的個性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培養出來的吧!
在後山,泰源部落的幽靜土地上,由阿美族人領銜主演的溫馨故事,每天每天,不斷演出。
留言列表